
插秧機工作現場
岳塘融媒4月16日訊(通訊員:呂佳鈺)春耕生產已進入關鍵期,板塘街道新農村在許志高農田示范基地舉行機械插秧現場會。
現場,智能高速插秧機在平整的水田間來回穿梭,嫩綠的秧苗從苗盤精準滑落,以“厘米級”精度植入田中,行距、株距、深度均勻一致,宛如綠色的綢緞鋪展在大地上?!皞鹘y(tǒng)人工插秧每天最多完成1.5畝,現在一臺機器每天能插50畝,效率提升30倍以上!”種糧大戶許志高興奮地算起了“效率賬”。機械插秧不僅大幅縮短農時,更顯著提升種植質量。秧苗間距誤差不超過2厘米,確保通風透光條件優(yōu)化,為后期增產打下了堅實基礎。科技撬動“美麗經濟”,機械插秧不僅提升農業(yè)生產力,更激活鄉(xiāng)村振興新動能,機械化作業(yè)使全村60%的農民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,轉向鄉(xiāng)村旅游、電商等新產業(yè),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。
從“面朝黃土背朝天”到“坐在家中管農田”,新農村的實踐證明,科技是鄉(xiāng)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。未來,新農村將繼續(xù)以機械化為支點,撬動農業(yè)現代化“杠桿”,讓“藏糧于技”落地生根,書寫“農業(yè)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” 的新篇章。
責編:朱維
來源:岳塘新聞網
版權作品,未經授權嚴禁轉載。經授權后,轉載須注明來源、原標題、著作者名,不得變更核心內容。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法華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山市晴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喬:返鄉(xiāng)青年 逐夢“綠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開拓創(chuàng)新 成就電氣“小巨人”
岳塘區(qū)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”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主題活動暨“活力湘潭 快樂走娃”活動啟動
文旅新區(qū)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見“世外桃源”
我愛湘潭我的家|岳塘區(qū):歡天喜地鬧元宵
下載APP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