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報訊(記者 熊婷 通訊員 李娜)老物件寄托新情感,弘揚好家風傳遞正能量。岳塘區(qū)寶塔街道長塘社區(qū)退休黨員、抗美援朝老兵遺孀梁淑蘭秉承著這樣的信念,將18件承載著革命記憶的老物件捐贈給社區(qū)。
近日,長塘社區(qū)舉辦老照片、老物件、老故事等舊物收集活動,征集“好家規(guī)、好家訓、好家風”故事,梁淑蘭捐贈18件物品的同時,也講述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一心為國及其子女繼承遺志的故事。
“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,救護條件十分簡陋,沒有吸痰機,有的重傷員需要吸痰,我老頭就用嘴對嘴的方法給傷員吸痰?!?月12日,回憶起愛人汪有余,梁淑蘭眼里是掩飾不住的懷念和自豪,汪有余于1950年參軍,后到佳木斯野戰(zhàn)醫(yī)院參加抗美援朝,救治志愿軍傷員,1954年入黨,1955年又到甘肅酒泉參加導彈衛(wèi)星發(fā)射基地建設,隱姓埋名直至見證“兩彈結合試驗”成功。回到地方后,汪有余發(fā)揮自己在外科和燒傷治療方面的專長,堅持20多年給居民們義務治療燙傷、燒傷、電擊傷。汪有余、梁淑蘭夫婦育有三子一女,三個兒子長大后都受父親影響參軍入伍,小女兒則繼承了父母的衣缽,治病救人。
直到2023年3月去世前夕,汪有余依舊要求大兒子汪平每月按時到社區(qū)替他交納黨費。父親彌留之際,汪平將父親早年間的工作日志、日記、使用過的急救包、槍套等物件一一整理陳列,家中還用相框將父親收集的不同時期的毛主席像章統(tǒng)一整理。在長塘社區(qū)開展的舊物收集活動中,一家人共將18件老物件無償捐贈給了社區(qū),希望能夠向更多的人展示真實的革命歷史。
“后續(xù),我們將把這次獲贈的老物件全部陳列在社區(qū)紅色老物件專題展區(qū),向居民免費開放。”長塘社區(qū)負責人表示,他們將進一步挖掘和宣傳社區(qū)“好家規(guī)、好家訓、好家風”資源,教育引導形成修身律己、崇德向善的道德風尚。
責編:周冠成
來源:湘潭日報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開拓創(chuàng)新 成就電氣“小巨人”
岳塘區(qū)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”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主題活動暨“活力湘潭 快樂走娃”活動啟動
文旅新區(qū)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見“世外桃源”
我愛湘潭我的家|岳塘區(qū):歡天喜地鬧元宵
岳塘區(qū)舉行2025年新春升國旗儀式
新春走基層丨搖錢社區(qū):集體經(jīng)濟結碩果 村民分紅笑開顏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”岳塘區(qū)“我們的節(jié)日·歡樂迎元旦”暨“心相蓮·搭把手——岳塘樂幫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集市(書院路街道專場)舉行
岳塘區(qū)“強國復興有我”思政微課總決賽舉行
下載APP
分享到